總是想逃避令人不舒服的困難對話? 運用「自我慈悲」助你一臂之力

正念與身心
2022.05.03
總是想逃避令人不舒服的困難對話? 運用「自我慈悲」助你一臂之力

◆ 撰文|MITCH ABBLETT
◆ 中譯|陳芸緻 Joanna


一想到要展開的困難對話就感到恐懼-這是許多人共同有的經驗,你並不孤單。你可以嘗試在對話場景中,用「自我慈悲」善待自己。

首先,我希望你能先建立下列關於「困難對話」的健康心態:
  • 避免困難對話是大腦保護你的本能機制,那並不表示你很糟糕
  • 自我慈悲能幫助你面對困難對話帶來的不舒服
  • 能以自我慈悲對待自己是積極勇敢的,並非自私或是消極逃避

我們不僅要帶著這些心態開啟困難對話,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透過每次的對話鍛鍊應對的能力。

而練習自我慈悲,能將在職場或是家庭面對的困難對話之中,伴隨而來較負面的一面,例如:自責、羞恥感、厭惡,以及焦慮感,轉化成關係的親密連結、一連串解決方案,以及領導力的展現。

自我慈悲能幫助你面對困難對話帶來的不舒服

我也曾經以逃避心態面對困難對話。

多年前,我帶領的一位實習生,她的表現與客戶客戶的期待相比,有很大落差。

她的行為總是顯得相當不專業。她甚至在跟客戶開會時睡著,醒來之後,還因為要趕私人行程而留下客戶在現場,從會議中提早離開。

她還私下跟我負責的客戶接觸。

長久以來,我總是慣性避免和他人正面衝突,因此我並沒有直接的點出她的問題。是的,這就像看到房間裡面有一隻大象卻視而不見(而且還是一隻睡著的大象!)


也許在一場困難對話中,你也有過以下類似的情境。

當別人表達的方式較為激進,你會很想找扇門逃離現場;當有人固著於他所說的是最正確的,你會陷入是否要跟他爭論到最後的兩難;當有人擺出一副「我想幹嘛就幹嘛」的溝通態度或是用挖苦的口氣說話,你會試圖想將對話導正回來,讓氣氛稍微緩和一些。

但最後你還是選擇隔出一條線,站在線外保持一定距離,不正面回應你們之間的對話。

進行困難對話的確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而「自我慈悲」能起療癒修補作用。

「自我慈悲」能起療癒修補作用


 

為什麼進行困難對話是重要的?


困難對話之所以必要,而且我們必須要像鍛鍊肌肉一樣,訓練自己面對困難對話的能力,主要有三個因素:
 

1. 人類的生存本能是逃避痛苦及追尋最大滿足感

布朗大學的賈德森·布魯爾是研究神經科學的學者,他將我們日常生活擺脫不掉的習慣像是:抽菸、暴飲暴食、容易焦慮,歸因於習慣迴路形成的三個要素:觸發點、行為、獎勵結果

在遠古時代,人類的大腦透過自動駕駛的機制來留住有利生存的好處及減少威脅,確保我們能存活下來。

問題是到了現代社會,我們面臨到複雜多變的人際關係,人類的大腦卻沒因應這樣的轉變進化。

事實上,我們需要避開的是會對生存造成威脅的猛獸,而不是社群軟體上的取消追蹤及刪除好友帶來的焦慮感受。

社群軟體上的取消追蹤及刪除好友帶來的焦慮感受

正因為人類有這樣的生存機制,在困難對話中總是會不斷的被本能帶著走-逃避痛苦。

因此,在困難對話中產生的這些不舒服狀況:想逃離當下、被苛責時的羞愧、產生衝突、害怕破壞人際關係....等等,我們更應該用「自我慈悲」善待自己。


 

2. 即使人類的大腦並未進化到讓我們有足以克服困難對話的本能,我們依舊能在這些不舒服中成長茁壯

你可以練習「正念自我慈悲」的方法,能在你感到痛楚及焦慮時,與全人類的共同痛苦經驗連結,並讓我們和善意及慈愛同在。

心理學家克里斯汀·內夫(Kristin Neff)的研究顯示了自我慈悲的練習能帶為生活來正面影響力。

她在一項研究中指出,具備高度自我慈悲的學生在團體中有較好的溝通能力、較願意在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,也比較不會出現逃避的傾向。

梅尼蘭·施勒肯斯(Melanie Schellekens )的研究也顯示,能帶著高度自我慈悲及正念生活的伴侶們,在溝通上更能連結彼此,即使是遇到另一半被診斷出癌症的時候。

當我們面對痛苦及挑戰時,帶著覺察來面對這些情緒,可以用更開放的心進行溝通。


具備高度自我慈悲的學生在團體中有較好的溝通能力

 

3. 在困難對話中發展出自我慈悲等習慣,能幫助我們在當下與較不愉悅的狀態抗衡,像是:衝突對立、他人的偏見、不斷降低的生產力、關係的破裂

在每次對話中刻意的帶入自我慈悲,不被本能慣性牽著走,就像是開啟了與他人連結、激盪更好的創意點子、實現領導力的一把鑰匙。

不管是在工作場域或是家庭,我們都能從自身出發,帶著同理心進行對話,並創造鼓舞他人的力量。

當時,我應該要跟我帶領的那位實習生好好溝通,點出她在會議中睡著與放鳥客戶是相當不恰當的。要是我能在當時跟她把一切攤開來說,也許可以為她的生命帶來轉變的可能。

即使時光無法倒轉,但此刻的我能用自我慈悲對待那些讓我很煎熬痛苦的經驗,我想,我已經朝向一位更有同理心的領導者前進了。

事實上,我們都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修補錯誤。即便如此,自我慈悲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身缺失時,有強大的復原力,並與痛苦和平共處,而那些被我們視為犯錯的經歷,也能成為滋養生命的肥料呢!

自我慈悲是一個你可以隨身帶著的工具,讓你用更開闊的心胸調節看待自我與他人的角度。


自我慈悲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身缺失時,有強大的復原力,並與痛苦和平共處

 

正念自我慈悲的練習


在進行一場困難對話的前後,你都可以用以下4個步驟,練習善待自己。

1. 回想一個令你感到痛苦或是有壓力的對話事件。試著盡可能的回憶當時的詳細場景,越具體越好,像是你在什麼地方、做了什麼、說了什麼....,直到你感覺身體及情緒開始出現不舒服的感受。

2. 慢慢地吸一口氣,將你的雙手輕輕放在胸前。你也可以溫柔的將手掌放在臉頰上,任何你覺得舒服的位置,重點在於,把善意跟慈愛帶往心中。

3. 接著慢慢地呼氣,感受你雙手的溫度,感覺這個溫度正在療癒你,修補你的痛苦與不舒服,此刻你正進入自我慈悲的狀態中。

4. 不斷重複這個動作,與當下的感受同在,你會覺察到不舒服的感受正一點、一點地緩解。




原文 / Credit:BY MITCH ABBLETTAvoiding a Difficult Conversation? Start with Self-Compassion《Mindful》

Copyright of this essay & picture is not claimed by us. All rights retained by the copyright holder. It will be removed if requested by contacting "tmc@mindfulnesscenter.tw".

 
譯者介紹:

陳芸緻|Joanna
  • 職場上班族,也是一位將正念帶入生活各面向的實踐者
  • 課程結業:MBSR正念減壓八週課程、正念進階班兩日工作坊、正念減壓師資培訓第一模塊、SIY(Search Inside Yourself)正念領導力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