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錄】
1. 20 年焦慮症無解,直到遇見「自我慈悲」
2. 自我慈悲操作 3 要素:對待自己時,抱著對待摯友的善意
3. 「慈悲」有兩面:一面是溫柔,一面是剛強
4. 「正念」、「自我慈悲」相輔相成,如同鳥的雙翼
1. 20 年焦慮症無解,直到遇見「自我慈悲」
2. 自我慈悲操作 3 要素:對待自己時,抱著對待摯友的善意
3. 「慈悲」有兩面:一面是溫柔,一面是剛強
4. 「正念」、「自我慈悲」相輔相成,如同鳥的雙翼
2024年11月16日,台灣正念工坊、陽明交大醫學院共同舉辦「正念與醫學暨心理學研討會」,邀請國內外醫學和心理學專家探討正念的臨床應用。
活動第一位講者、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葛摩博士(Christopher Germer),受邀分享共同創辦正念自我慈悲(MSC,Mindful Self-Compassion)的背景故事,以及大家普遍對自我慈悲的迷思、如何正確操作。
引言人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劉益宏指出,葛摩博士本身是資深禪修者、練習正念超過 50 年,其所創辦的「正念自我慈悲」課程,全球有多達 25 萬人參加,影響深遠。究竟「自我慈悲」與「正念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,如何幫助心理健康?
20 年焦慮症無解,直到遇見「自我慈悲」
1977 年,葛摩博士到斯里蘭卡的靜修中心做練習,在那裡接觸到了「正念」。爾後,他回國攻讀心理學碩博士,成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。究竟他是如何創辦了正念自我慈悲(MSC)計畫?葛摩博士自陳,當時年輕的他在頂尖學府做研究,壓力很大,自我要求也高,使他長達 20 年深受焦慮症折磨,上台演講時焦慮發作:「有一次,我在約 75 位心理治療師面前,演講的時候,張開口卻完全說不出話來。」
由於過去曾經修習過正念,葛摩一直很習慣做「覺察」的正念練習,但針對「自我言語刺激」,也就是透過「自我對話」方式的練習,過去 20 年來,葛摩卻沒有很大的興趣。「這是一件挺諷刺的事,因為身為一名治療師,我明明深知『言語』具有很大的療癒力量。」
然而,單單練習覺察的正念方法,並沒有完全幫助葛摩消除上台演講的焦慮。直到某一次,在靜修中心裡,他依照當時的老師薩爾茨伯格(Sharon Salzberg)指示,坐在蒲團上享受著當下,並與自己對話,三番兩次重複著:「願我保持安全,願我內心健康,願我能夠得到心靈的平靜。」
神奇地是,4 個月後,葛摩在哈佛大學醫學研討會上準備演講。雖然焦慮依然湧上心頭,但同時,他的心中卻出現了一個新的聲音,告訴他,他很安全、很平靜。「練習自我慈悲後,所有事情都改變了,我開始接觸自我慈悲,學會撫慰自己、平靜情緒,同時深入相關研究中。」
自此,葛摩不再害怕自己受批判,他也發現過去之所以難以解決焦慮問題,正是因為無法處理自我羞恥感。「羞恥難以捉摸,而且它會躲藏起來。我做了 20 年的正念練習,而羞恥總是躲在暗處。」葛摩說:「練習自我慈悲之後,就像是把羞恥帶到明處,甚至去療癒它。」
自我慈悲操作 3 要素:對待自己時,抱著對待摯友的善意
自我慈悲的操作型定義,由內夫博士(Kristin Neff)於 2003 年提出。葛摩博士說,大多數人聽到自我慈悲,直接聯想到的多半是對自我的關懷、自我鼓勵,然而,事實上自我慈悲包含 3 個重大的要素:正念、共通人性、善意。「正念是自我慈悲的基礎,」葛摩博士解釋:「我們必須先覺察到,自己正在受苦,才有可能給予自己慈悲。」至於「共通人性(Common humanity)」,則是體會到個人痛苦的普遍性。「當我們在受苦時,通常會感到很孤獨,自我慈悲的『共通人性』就是在提醒我們,受苦是人類的共同經驗。當你覺得自己非常孤獨,可以跟自己說: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感受,而我現在所體會到的一切,就是人性的一部分。」
而「善意(Self-kindness)」則是相較於「自我批判」來給予自己支持,取代譴責。葛摩強調:「當我們已在受苦時,最不該做的,就是再去責怪自己。」自我慈悲的重要環節,就是在遇到不如意時,以「對待摯友的善意與理解」來自我對待,這也是大多數人容易忽略的部分。
葛摩要大家試想一個情境:假如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的情況、不幸的事件,想做某件事最終卻失敗了,讓情緒十分低落。思考一下,當你的朋友有困難的時候,此時的你:
- 會抱著理解的心態,還是批評他?
- 你心裡面會有什麼樣的想法?對他會有慈悲關懷的心,還是湧現羞恥焦慮的感覺?
- 你會率先給予支持,還是先批判對方?
- 你的語調如何,會是很溫暖的,還是對他很不耐煩?
- 你心裡所感受到的情緒又是什麼?
面對朋友時,我們多半和善、給予關懷和耐心的支持。接著,再試想一個屬於自己的情境:假如你自己發生了不幸的事情、事情做錯,覺得自己能力不好。思考一下,當你的自己有困難的時候,此時的你:
- 你心裡的想法又是什麼?
- 你會對自己說些什麼?
- 會有什麼樣的情緒?
- 最後再思考,你對待自己跟對待朋友的方式,有差別嗎?
葛摩指出,研究發現 78% 的人,在對待其他人時,比起對待自己更有同理心。「假如在旁人遇到困難時,我們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朋友,那麼很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朋友。然而,我們卻往往不是這樣對待自己的,這樣的直覺反應,對心理、身體健康都會有非常巨大的傷害。」
「慈悲」有兩面:一面是溫柔,一面是剛強
另一個許多人可能會誤解的,就是以為「慈悲」飽含著溫柔與慈善,甚至帶著軟弱的特性。葛摩說:「很多人害怕做『自我慈悲』練習,以為這樣的方式會讓自己更加軟弱,但絕非如此。」葛摩解釋,溫柔或慈悲本身,僅僅構成了慈悲的一半要素,但自我慈悲還有另一半要素,也就是「剛毅的行動」。母親保護孩子、消防員闖入宅裡救火,這些舉動都是慈悲的另一種表現,它們並不軟弱,反而充滿著剛強和韌性。
「自我慈悲的兩個面向,就像陰與陽。溫柔的這一面,給予安慰、撫慰、確認自己的感受;剛硬的這一面,則是真的去做出行動、給予保護和自我支持。」
此外,自我慈悲也絕不會等同於自私、失去競爭力與動力。葛摩說,在必要時,自我慈悲也能提供行為動機。「有時我們想幫助自己,卻並不是那麼容易,所以透過自我慈悲來鼓勵自己,也能做出剛毅的行動。」研究已經證實,從事自我慈悲練習,會提升提升整體生活的幸福感、更有達標的動力,甚至改善身體健康、促進健康的行為。
「因為自我慈悲讓我們帶著關懷與鼓勵,而非批評,對他人也會更具慈悲心、減少嫉妒心。甚至更願意妥協,所以也能幫助與別人的合作關係。」葛摩說。
「正念」、「自我慈悲」相輔相成,如同鳥的雙翼
接觸過正念的人,可能也會好奇「正念」與「自我慈悲」的差異為何。葛摩說,正面和自我慈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,「就像是鳥的雙翼」。正念強調「時時刻刻去接納當下的感覺」,詢問自己「我正經歷什麼?」;而自我慈悲則強調「接納正在感受的這個人本身」,詢問自己「此刻的我正需要什麼?」研究發現,正念能促進自我慈悲感、降低羞恥感,而自我慈悲也能促進正念的狀態。「正念與自我慈悲是非常不同的機制,正念透過專注(attention)和覺知(awareness)來調節情緒,自我慈悲透過關懷(care)和連結(connection)來調節情緒。」
正念解構自我、帶來溫暖;自我慈悲消融自我,創造空間。「有的時候,我們必須要帶給自己多一點空間,才能給予自己更多溫暖。」
若想從事自我慈悲練習,葛摩建議依照以下步驟,帶給自己撫慰和平靜:
- 首先,把手放在身上最不舒服的地方,或許是喉頭、胸口或腹部。
- 透過手指指尖,想像著,你把關懷傳遞到了自己身上。
- 想想哪些話語對你會有助益?對著自己說:「我在你身邊」、「你是一個好人」、「我愛你」。
- 鼓起勇氣,讓這些話語進入你的心中、身體和腦子裡。
- 觀察一下,自己聽到這些話時,會有什麼感覺?
他鼓勵所有人,每一天都可以做這樣的練習,「不只是開放地去接受這個體驗,同時也以共通的人性、以及關懷慈悲的心來接受它。」
--
本文整理自台灣正念工坊、陽明交大醫學院共同舉辦之「正念與醫學暨心理學研討會」首場主題演講。
講師:克里斯多弗‧葛摩博士 (Christopher Germer, PhD)
- MSC(Mindful Self-Compassion,正念自我慈悲)共同創辦人
- 美國哈佛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