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「禪心」做心理治療,紐約臨床專家:「正念」是東方禪修、西方諮商的交會

正念與醫療專業
2024.12.23
以「禪心」做心理治療,紐約臨床專家:「正念」是東方禪修、西方諮商的交會
整理/梁元齡
 
正念源於佛教,卻在西方醫學體制中開枝散葉,結合了禪修精髓與心理治療精神。究竟正念的本質是什麼、該如何實踐呢?

美國紐約聖約瑟夫大學心理系教授暨副主任林晉成博士(Dr. Peter Lin)帶著禪修習慣,踏上心理治療的研究之路,並將「禪心」應用到心理治療中。

他是如何從正念的角度,將兩者整合在一起?


 

練習禪修的心理學博士,融合東西方「正念」哲思

自小舉家移民美國,卻沒有將 Peter Lin 血液裡對漢文化的依戀完全抽離,甚至相反過來——因為身處異鄉,反倒時常下意識想起自己的文化認同根源,並拿來西方文化做比較。

Peter Lin 在心理治療方面的專業訓練,都在美國的大都會紐約,這裡是心理治療重鎮,也是不同諮商派系的樞紐,有機會與不同派系的大師近身接觸。

身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博士、同時也是禪修者,他表示:「我的心理諮商技術,也是在這個過程裡,把很多不同種類的派系結合在一起,成為自己的方法。」

對 Peter Lin 而言,東方禪修與西方心理諮商的共通點,便是正念。即便在西方,最早期的心理學大師如榮格等人,也曾和禪修大師討論禪修與西方心理諮商、精神分析的共通之處。

Peter Lin 對正念的興趣源於 1998~2000 年左右,投身學術中鑽研正念的定義與衡量,更加讓 Peter Lin 發現到,正念結合了東、西方哲思的精華,值得玩味。淺談正念,對他來說的定義便是相對於「不用心(mindless)」的有所「用心(minfulness)」。(了解什麼是正念)

學術上對正念訓練效果的衡量,著重於 3 大部分:
  • 專注力(object orientation):內心的專注度,是否能專注面對一個內在或外在的物體。
  • 觀照力(met-awareness):面對專注觀察對象的「態度」,不過度注重,也不過度反應。
  • 非物化(dereification):對想法、情緒等內在經驗進行抽離的覺察,不將經驗視為絕對真實、或是代表自我認同的一部分。

Peter Lin 解釋,人有慣性,會將內心的情緒、想法「實體化」,也就是將這些念頭當成真實,甚至當成自己的一部分。而正念當中要訓練的「非物化(又稱非體化)」,就是從這樣的慣性中脫離。

人有慣性,會將內心的情緒、想法「實體化」,也就是將這些念頭當成真實,甚至當成自己的一部分。

 

心理諮商:不只減輕症狀,而是「找到心靈的家」

歷經疫情,世人或許都更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也願意接觸心理諮商、尋求治療師的幫助。

自己也在紐約開診所的 Peter Lin 打趣地說:「心理健康很重要,如果大家關注心理健康的程度,都像做投資、股票一樣,每天定時去看,世界想必會美好很多!」

然而,讓心理狀況變得更「健康」一點,其實不是心理諮商的唯一目標。Peter Lin 說,許多人以為,就像看病吃藥、治療一樣,心理諮商的目的是減輕精神相關症狀,但並非全然如此。

「除了症狀減輕(symptoms relief),心理諮商還有其他的目標與功能,包括提升洞察力(insight)、提高自我功能、促進自我覺察、培養處理情緒的能力、自我了解的智慧⋯⋯等。」減輕症狀固然重要,卻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性,倘若只將諮商視為緩解症狀的療法,稍嫌可惜。

「心理諮商的目標不只是症狀減輕,而是找到我們心靈的家。」Peter Lin 強調,讓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們,可以愛、可以工作、可以互相依賴,過上平穩、幸福的人生,是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更重要的目標。

他將這樣的成長過程,定義為「智慧」

心理諮商幫助人們更了解自己,實現內心更多的自由,藉此來提高自我價值感、自尊心,接著就能夠去了解、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。

「此後,當我們的人生遇到困難,就能自己產生『自我強度(ego strengths)』,我們便能運用這番力量來解決生命裡的各種問題。」Peter Lin 指出。

可以愛、可以工作、可以互相依賴,過上平穩、幸福的人生,是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更重要的目標。

 

漢傳佛教:正念即是禪、慈悲是行動

漢文化中,最使 Peter Lin 著迷的,當屬漢傳佛教

「我個人本身有做禪修,這對我有很大的幫助。」如今已是漢傳佛教禪修師資的 Peter Lin 指出,其實佛陀所做的事,就像歷史上最早的心理諮商,透過禪修來培養正念、長出智慧,與西方的臨床治療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在漢傳佛教的脈絡下,佛法中的「正念」更不僅限於回到當下、不批判的態度,甚至蘊含著「中道」的含義,背後也強調源於正念所衍生的各種行動。

「光有慈悲是不夠的,你還必須採取行動。」他引述達賴喇嘛所言,正念的行動包含對自身心靈的訓練,消除憤怒、煩惱和妄念,坐在蒲團上看見自己生活的習氣;另一方面的行動,則是對他人福祉的關懷與慈悲心。

而聖嚴法師對正念採取的解釋角度,則為「正念即是禪,禪即是正念。」並據此發展出「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、放下」等 4 個行動的步驟。

「回到正念最原先的本質,就是慈悲心。正念最終的目標,依然是對自我、對他人都帶來慈悲。」Peter Lin 說。(延伸閱讀:從 20 年焦慮中解脫,「正念自我慈悲」創始人:對待自己,要像對待你的摯友)

他也提醒,即使正念如今成功在喬卡巴金博士(Jon Kabat-Zinn)的耕耘下與科學、實證醫學結合,因此在歐美成為備受歡迎的思潮與新生活習慣,成為當代的一種流行,他依然鼓勵大家回到正念最初的本質,也就是慈悲心。(延伸閱讀:卡巴金博士經典著作: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30 週年紀念版導言)

「正念不只是用來讓你運動、讓你生活過得更好、賺錢賺得更多的。」Peter Lin 強調:「就像達賴喇嘛所說,正念修行只是在原地靜坐,也該行動,因為慈悲不是靠嘴巴講,而更應該被實踐。」

回到正念最原先的本質,就是慈悲心。正念最終的目標,依然是對自我、對他人都帶來慈悲。

 

正念打開自我追尋,對自己和他人慈悲

東方正念中的「慈悲行動」,與心理諮商其實也有類似的精神。

Peter Lin 解釋,一位好的心理師,一定會希望能為個案帶來希望、甚至可以起身去行動與改變:「好的心理諮商,一定會給你帶來智慧、給你新的體驗,並會為你培養動機(motivation),有動機去改變生活,最終提升你的自我功能。」

學習佛法、或學習西方心理學來解決生命的問題,其實依然必須回到自己身上,從探索「我」開始

「對於『自我』,多數人並不是非常了解,甚至流於平面化的認知,看待他人亦同。然而,所有的煩惱,其實都跟「我」有關,因為對自我認知不夠深入了解,所產生的困擾。」Peter Lin 說,自我往往來自文化、生理、家庭、成長背景等「非我元素」的交互作用。

而奠基於正念的禪修、心理治療,就像是打開一扇認識自己的大門,培養對自我慈悲、或對他人慈悲的行動。

「不論是心理治療,或是漢傳佛教的禪修,都是更了解自我、對內在有所好奇,進而自我接納、培養慈悲心,並產生改變動機的過程。」他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