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為醫療人員的倦怠解套,打開白色巨塔的覺知之窗

正念與醫療專業
2024.09.13
正念為醫療人員的倦怠解套,打開白色巨塔的覺知之窗
採訪/許斐莉
整理/梁元齡

台灣的醫療發達、普及度高,校園中的醫學訓練更是專業而紮實。

意外的是,這樣的台灣,醫學教育竟一度在全球敬陪末座;醫護人員的倦怠(burnout)更漸漸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,不僅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,還可能危及病患安全。

在台灣的醫療場景裡,正念除了用於臨床治療,還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教授凌憬峯醫師與正念的相遇,意外開啟了一段醫學人文教育的旅程。他是如何透過正念,為醫護倦怠找到出路的?

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教學副院長、同時也曾任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的凌憬峯,求學之路可謂一帆風順。從小學到高中一路直升、最後更以優異成績考進陽明大學醫學系,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他,本來預計當個普通的醫師、在醫院裡治療病人。

然而,在醫學院裡一段特別的經歷,卻讓凌憬峯教授意外闢出與眾不同的正念推廣之路

 

選擇醫療第二線:專攻神經影像醫學,不需與病人直接接觸

在醫學院大六、大七選擇專科時,凌憬峯教授坦言,自己刻意選擇了一個能夠「減少與病人直接接觸」的科別——影像醫學科。這個決定,與他日後在人際上所展現的親和力,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
因著對神經醫學的興趣,凌憬峯教授原本想進入神經內科從醫,但在實習期間,他看到病人的狀況,出現猶豫:「40 年前,中風的病患幾乎就是躺著進來、躺著出去,能夠做復健的,其實效果也很有限。」這種看著病人很難獲得具體好轉的失落,讓當時的他冒出其他想法:「難道我以後,一輩子都要做這一行嗎?」

來到影像醫學科後,凌憬峯教授立刻「變心」。受到神經影像的深深吸引,他仔細思量,最終決定成為第二線的醫師——解讀醫學影像、給予建議,並與主治醫師討論後,一起替病患解決問題

在神經影像醫學科,凌憬峯教授一方面可以專注在感興趣的神經影像研究;另方面,他不需費心與病患、與家屬溝通,避免了在一線接觸病患時可能產生的情緒負擔。然而,身處醫療第二線,卻沒有捻熄凌憬峯教授對「人」的關懷,1998 這一年,他的職業生涯迎來重大的轉折。

身處醫療第二線,卻沒有捻熄凌憬峯教授對「人」的關懷

 

投身醫學人文教育契機:台灣醫學教育挨批「全球倒數」

1998 年,美國一所全球醫學教育組織發佈評估結果,震驚了台灣醫學界。當時報告評價,台灣的醫學教育之差,「無法與他國做比較」,甚至跟巴基斯坦並列全球倒數第二。這枚震撼彈,從此促使台灣醫學界開始反思、改革醫學教育體系。

究竟醫療首屈一指的台灣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績?「當時的醫學教育,完全沒有特別去強調『醫學人文』的部分,也就是我們該怎麼去對待病人、怎麼去跟病患家屬溝通。」凌憬峯教授解釋,那個年代,醫學教育只聚焦在大堂課的知識授予,接著就會進醫院去實習。

所有與「人」相處之道,都是在醫師進了醫院之後,看著前輩、自己慢慢摸索而來。甚至連「生死學」等觀念,當時的醫學院教育也沒有納入。新手醫師因為自己照顧的病患離世,情緒失控、不知如何自處,躲進值班室裡哭一整晚⋯⋯類似的事件,一點也不罕見。

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凌憬峯教授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了醫學教育改革之路。他們到世界各地的醫學會進修,一面自己補足知識、一面學習如何帶領學生,給予他們適度的引導與陪伴,讓醫學人文色彩,一點一滴流淌進台灣的醫療現場中。

新手醫師因為自己照顧的病患離世,情緒失控、不知如何自處,躲進值班室裡哭一整晚⋯⋯類似的事件,一點也不罕見。

 

讓正念成為解毒劑,解決醫療中的倦怠

2015 年,因著對醫學人文教育的熱忱,凌憬峯教授第一次接觸了正念。他參加一場歐洲醫學教育研討會,議程最重要的第一場演講,吸引了他的目光:「演講的主題,探討正念能否成為醫療界慢性耗竭的解毒劑?」這個沒聽過的詞,讓凌憬峯教授好奇不已:「什麼是『mindfulness(正念)』?我們常講耗竭,但大家都不曉得怎麼去解決,正念怎麼辦到?」

所謂的「慢性耗竭」,與「職業倦怠」雷同。如果人在長期相同的工作情境中,慢慢失去了成就感,就可能已經進入倦怠的泥淖。一旦面臨慢性耗竭,由於看不到未來,也不曉得怎麼去改變現狀、不知如何驅動內心失去的熱情跟活力,讓人們會變得十分惶恐。

倦怠出現在各行各業,但在醫療領域中特別關鍵。「因為病人的生活、甚至生命,都掌握在我們整個團隊手上。當你出現耗竭的感覺,是無法把病人照顧好的。考量到病人的安全,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。」凌憬峯教授說。

在這場演講裡,凌憬峯教授參加了半天的正念工作坊、認識了正念減壓(MBSR)的創始人卡巴基博士(Jon Kabat-Zinn),他驚喜發現,正念不僅一點都不玄妙,甚至還有科學實證,更剛巧與他的專業高度相關。因為在神經影像專科裡,「壓力研究」一直是凌憬峯教授耕耘的重點之一。

醫學研究證實,正念練習可以強化海馬迴的神經連結,幫助增強記憶、提升認知功能;同時,過度的情緒反應則會獲得抑制。「壓力會減少我們神經元的功能,甚至是神經元的數目。」凌憬峯教授解釋:「但透過正念的練習,壓力對神經元造成的負面影響,卻可以得到改善。」

因為病人的生活、甚至生命,都掌握在我們整個團隊手上。當你出現耗竭的感覺,是無法把病人照顧好的。


 

鳳凰樹在,繁花盛開:與「當下」產生連結

接觸正念後,凌憬峯教授如獲至寶,因為這對於長期處在高壓環境、慢性浩劫嚴重的醫護人員來說,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。一回台灣,他便興致勃勃地尋覓正念課,找到台灣正念工坊,並向卡巴金博士的嫡傳弟子、陳德中老師修習八週的核心正念課程

儘管因為有科學實證,讓凌憬峯教授十分認同正念,但他坦言,剛上完八週課程時,自己卻沒有太大的感受。「科學實證支撐著我,所以我對正念非常相信。但是我不是很認真的學生,八週正念課程上完,說實話,我真的不太有感。」凌憬峯教授說。

直到一年後的某天。那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,凌憬峯教授提早離開辦公室、前往會議中心。那天天氣晴朗,他突然靈光一閃:「來練習一下正念走路好了。」一步一步,他感受著腳底板與地面的接觸,等紅燈時,他練習起正念呼吸,五感此刻被打開來,覺察著周遭的一切。

就在這時,他赫然發現:會議中心的門口,竟長著兩棵好高的樹、樹上開滿了美麗的花朵!「我後來才知道,那是鳳凰花。當時正值五、六月,是每年鳳凰花盛開的季節。」這段路途,凌憬峯教授走了 30 多年,每每行經,卻總是匆匆,從沒注意到路口原來有鳳凰樹。「正是在那一刻,我跟當下產生了連結。」

對正念的「開竅」經歷,讓凌憬峯教授寫下了「當下,鳳凰樹在」等詩句,呼應卡巴金博士的著作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。「也就是當我們走在正念路上時,從原來的慣性失念狀態,突然體會到活在當下的感覺,就像是一夕之間、繁花盛開那般。」

正是在那一刻,我跟當下產生了連結。

 

正念走進白色巨塔,讓溝通更好一點的可能

體會正念的美妙,凌憬峯教授與學生的互動也漸漸發生了變化。他擔任學生導師,以「正念傾聽」陪伴醫學院孩子們,替他們分擔學習上、臨床上的焦慮與壓力。「我不再急於給出建議,而是真誠聆聽學生的心聲。這樣的方式,反而讓學生更有勇氣去邁出下一步。」

他也引述前輩臨床第一線的經驗,面對醫病關係問題時,換個溝通方式,患者跟醫者的感受,都會有機會再更好一點。「雖然醫生可能都很忙,但是如果有機會,就算遇到病人、家屬一些讓你不太舒服的話語,也可以嘗試運用正念教我們的『STOP』等方式,讓你不跟著他人的情緒起舞。」

30 多年行醫,凌憬峯教授有幸繫起正念緣。讓正念帶進白色巨塔,陪伴更多醫護、緩解倦怠問題,乃至改善醫病關係,這段推廣正念之路,仍在繼續。


--
你也可以透過台灣正念工坊經營的 Podcast 節目【當下,和自己在一起】收聽本集節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