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摘要:
1. 面對新冠疫情的擔心和焦慮
2. 運用正念覺察力,緩解自己的焦慮
3. 負面情緒降低之後,便擁有了與自己好好對話的機會
1. 面對新冠疫情的擔心和焦慮
2. 運用正念覺察力,緩解自己的焦慮
3. 負面情緒降低之後,便擁有了與自己好好對話的機會
這幾週以來,台灣新冠肺炎感染的人數快速攀升。目前的趨勢看起來,就是要與病毒共存,慢慢恢復以往正常生活的狀態了。
那你呢?你還好嗎?你也正在努力適應這個大環境的變化嗎?
面對新冠疫情的擔心和焦慮
老實說,我還處於有點焦慮的狀態,雖然理智上提醒自己要跟上外界的腳步,但情感上還是有很多顧慮。
今天我接到我爸打來的電話,問候我一切是否安好。
以往我大約兩~三週會回娘家一趟,但自從四月份單日確診人數開始破百以來,我就不敢回去了。
因為娘家裡有近80歲的長輩,也有1歲多的幼童。
雖然確診人數擴散,大家直接或間接感染的機率一定會增加,但是對我來說,如果是因為我不小心感染而不自知,將病毒帶回家去影響到家人,我真的會很自責。
不曉得家裡有長者和幼兒的朋友,是不是也和我有著一樣的擔憂呢?
雖然親人目前一切安好,但今天和我爸通完電話之後,我心裡卻湧上許多感慨和懊惱。
因為一直以來,我都不是習慣時常主動聯繫家人朋友並表達關心的性格,即使我心裡有掛念。
再加上我是一個很需要個人獨處時間和空間的人,現在工作和家庭瑣事佔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,因此有空檔我通常會選擇自己安靜的待著。
但是我爸一通電話打來,用著平常的語氣,好像只是在問我「中午吃飽飯沒」那樣的口吻,和我聊聊彼此的近況,順便叮嚀我要多注意身體,反而激起了我內心翻騰的情緒。
我開始覺得自責,怎麼自己不記得要打通電話問候家人,還讓老爸主動打來給我。
我開始想要責備,覺得都是疫情害的,害我有家不敢回,下了班也不敢亂跑,想吃的餐廳、想旅遊的景點也不能去。
我也開始覺得焦慮,擔心家人的外出安全,如果他們沒有吃營養、多喝水、維持規律作息、保持心情愉快,沒有將自己的免疫力維持在良好狀態而染疫怎麼辦?
運用正念覺察力,緩解自己的焦慮
上述那些負面想法開始累積,讓我突然覺得想哭,也真的允許自己哭了一下下,因為情緒來了我想擋也擋不住。
但是一邊哭,我必須一邊整理自己的狀態,畢竟我還得繼續完成今日的工作。
而我整理自己的方法,不外乎是從正念著手。
我發現了「我在自責」,伴隨著這個情緒而來的,是我認為「自己很不應該,居然沒有主動關心家人」的想法。
我發現了「我在責備」,伴隨著這個情緒而來的,是我認為「疫情很討厭,害整個世界都變調了」的想法。
我發現了「我在焦慮」,伴隨著這個情緒而來的,是我認為「家人沒有照顧好自己,萬一確診怎麼辦」的想法。
請留意,此時我的用詞是「我發現了我在自責,我有著……的想法」。
為什麼我要請你留意這個呢?
因為一旦你「發現」了你的情緒和想法,你與它們之間就不再緊密的黏著牽扯,而能開始拉開一段距離,從遠處看出它們的模樣。
就好像當你身在山中,你其實看不清廬山真面目;只有當你從遠方觀看,才能橫看成嶺側成峰。
然而發現情緒和想法之後,並非就一勞永逸,因為情緒和想法的頻率和強度是持續在變化的,如果它們下一波的攻勢太強烈,你還是有可能會再次陷入負面漩渦之中。
因此,發現之後我們應該要做的,是把你的注意力帶回身體的感覺上。繼續以我今天的故事為例。
當我發現自己出現自責焦慮的這些情緒,我就開始感受我的身體,我感覺到我的喉頭很緊、胸口很悶、臉頰火辣辣的,而且呼吸不太順暢。
這些感覺沒有好壞之分,就只是身體單純的浮現了這些感覺。就只是這樣而已。
帶著「就只是這樣而已」的輕巧態度,持續的感覺你的身體,留意身體出現的這些反應,跟自己的身體在一起。一旦注意力又被情緒或想法拉走,就再輕輕的將注意力帶回身體感受較明顯的那些部位上。
一再的、反覆有耐心的做著這個步驟。
然後你會發現,幾秒鐘、幾分鐘過去,你彭湃的情緒會自然的下沉、緩和、流走,你的身體也會逐漸恢復平和的狀態。
這一連串的過程,就是正念主要在培養的「覺察力」,也是正念之所以能提升情緒管理的重要關鍵。
負面情緒降低之後,便擁有了與自己好好對話的機會
我啟動了我的正念覺察力之後,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就平復了心情。
因此,接下來我就有餘裕可以跟自己好好對話。
我告訴自己,世界的變化也許是我們個人無能為力之處,但我還是有很多可以憑藉我自身的努力而改變的,像是我可以更常主動關心家人、幫他們準備好補給品或營養品。
我也告訴自己,家人其實並沒有責備我,也沒有覺得我不關心他們;他們關愛我,我也應該要關愛我自己,我把自己照顧好,才是能讓他們更放心的事。
在這個疫情快速變化,一邊必須做好防疫、一邊又要調適心態與病毒共存的情境之中,不曉得你是否也正陷入焦慮不安的情緒中。
如果是的話,你並不孤單。
陪伴好自己,照顧好自己;有情緒出來的時候,讓它自然的流動,並試著去覺察它,與它在一起。
各種情緒、想法和身體感受,都沒有好壞對錯,而且每個人都有。這些是我們身而為人的特質,相似到讓我們得以共存,卻也相異到讓每個人都獨一無二。
所以,好好的與它們相處,好好生活、好好照顧自己吧。
無論你身在何處,祝福我們都能平安健康。
撰文者|台灣正念工坊 J助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