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/資深行銷人陳群玉:用正念與斜槓的焦慮共存,從「有知有覺」開始練習

正念與職場
2024.07.11
專訪/資深行銷人陳群玉:用正念與斜槓的焦慮共存,從「有知有覺」開始練習
 
採訪/許斐莉
整理/梁元齡

斜槓、自由工作,已經蔚為時代的趨勢,很多人離開職場、脫離大公司,成為一人公司。然而,在沒有外界的壓力設定目標的狀況下,自由工作者卻也同時帶來一定的挫折跟壓力。

在職涯中單打獨鬥、打滾多年的資深行銷人陳群玉,由公司高階主管轉為一人公司,從「總想證明自己」到「學會善待自己」,過程中,她是如何藉由正念,與焦慮情緒共處、指引和安頓自己?


 

脫離團隊目標後,仍會陷入「被需要」的焦慮

自由接案的「一人公司」,是許多人的嚮往,但看似彈性自由的生活,同時卻有一般職場沒有的壓力。過去擔任整合行銷與媒體公關高階主管,爾後轉型成為自由工作者與企業顧問的陳群玉,在開啟斜槓生涯同時,展現高度的職場適應力。

從團隊合作到獨立作業、收入從穩定到變動,這些不確定性和焦慮感,陳群玉不是沒有經歷過:「現在回想起來,其實有很多時候,我會發現自己好像想去證明什麼、證明自己。我想證明自己在職場上被需要、在工作上有表現。

陳群玉說,過去在制度內工作,往往都是跟著一間公司,而公司會制定組織的目標,也會指派任務給她負責。如果做得好,薪水、獎金自然會增加。「我身為主管,要去思考如何達成公司賦予我單位的目標,依照每天、每月、每年、每季來達標。」

過去在職場上 10 幾年,身邊的人瞭解她的能力、做事成果,因此在陳群玉開啟第二職涯時,他們也會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給她。然而,當陳群玉離開了公司框架,只剩自己一人,全部「從零開始」,卻讓她再度陷入過往職場中的焦慮,迫切想要證明自己。

「比方說,我認識到正念這麼好,當我去跟別人分享時,就會忍不住思考,我是不是真的可以為別人帶來幫助?別人是不是真的可以吸收到什麼、從中獲得什麼?難免會有一種得失心。」



 

認清想法不等於事實,面對焦慮更加「有知有覺」

但這種被團隊需要、被團隊肯定的成就感,另一面向也在無形中會捆綁自己,無形中帶給自己很多的限制或壓力。陳群玉說,自己深陷其中時,往往難以察覺,「但我現在回看,那就是一種慣性,當我轉為自由工作者,我好像也在這樣的歷程中,一次又一次、稍微更靠近自己一點,嘗試把自己『愛』回來。

可喜的是,學習正念,對於減緩這些焦慮有所幫助。「當然,並不會因為學習正念,這個目標、或是想要成長的渴望就不見了,我覺得還是會有的,有時候可能難免求好心切、或是過去制約的慣性又回來了。」陳群玉說:「但在這個過程中,學習去看見、自我覺察,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練習。」

她分享,當自己出現類似想法時,會透過正念練習去知道:這只是想法、它不一定是事實。告訴自己「我不等於這個想法,不等於這個情緒,不等於這個念頭」。此時,就能為自己慢慢騰出空間,讓自己變得從後知後覺,變得有知有覺。「生活如果有知有覺的話,其實看待很多事情的觀點,就真的會不太一樣。」她說。

做正念演講時,陳群玉練習拋開得失心,用「與大家同在」的狀態去做分享,「我覺得這樣做,讓我更能活在當下(being)、變得放鬆,這時現場的交流感受也變得不同了。」



 

學會接地、回到呼吸,為自己送上慈心祝福

在眾多正念態度與技巧中,陳群玉特別提到了「接地」對她的幫助。制約反應往往不由自主,陳群玉說,在我們面臨緊張、焦慮,感受到自己的情緒、狀態快要「走鐘」之前,她會做三次深呼吸,回到呼吸、回到身體感受,感受接地時的穩定。「這會幫助我們覺察自己,慢慢地更了解自己的狀態。」

如果深呼吸後依然幫助有限,陳群玉建議,可視情況對自己給予祝福,也就是正念中的「慈心祝福」,甚至偶爾唱唱歌、釋放心頭的壓力,也有不錯的調適作用。




--
你也可以透過台灣正念工坊經營的 Podcast 節目【當下,和自己在一起】收聽本集節目: